近年來,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導致學生近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1.學業負擔過重,健康理念缺失。2.電子產品誘惑,導致學生睡眠不足,用眼強度過大。3.條件保障不足,課堂教學常用電子屏,教室需要遮光好的窗簾,進而導致教室長期不進日光,而是使用日光燈,對學生的眼睛是有傷害的。
近年來,市區兩級相關部門加大力度做好學生近視防控工作,我所在的學校更是采取家?;ヂ?,提高宣傳力度,樹立健康理念等方式,嚴控學生“近視率”。
我校建立以書記、校長為組長,各部門主任、班主任、家委會委員組成的學生近視防控工作小組,明確和細化職責。根據方案要求制定我校工作目標:從2021年起,力爭實現近視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25年,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5%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5%以下。
學校通過校園公眾號的每周醫學小課堂專欄、家長報愛眼專刊等形式向家長介紹學生近視的危害、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提高家長防控意識,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用眼方法。
多年來我校堅持開展每日陽光體育活動一小時,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延緩近視發展。為保證假期特別是寒、暑假陽光一小時活動的落實,學校通過假期家庭體育作業的形式,安排學生家長監督、利用校園公眾號進行網絡體育運動技能指導、并以作業記錄單進行反饋。
同時,通過校會、班會、愛眼主題升旗儀式、校園衛生講話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愛眼教育,強化學生健康意識。每學年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愛眼月主題系列主題活動,開展愛眼大使評選。
要求學生認真規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確讀寫姿勢,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養成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自覺減少電子產品使用。號召全體老師關注學生日常用眼衛生,對學生日常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每天確保上下午各半小時大課間體育活動。有序組織和督促學生在課間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預防學生持續疲勞用眼。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初一初二每周3課時,初三每周4課時,高中階段每周2課時。學校按要求使用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學生使用的是符合標準的可調節課桌椅。
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科學布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減少機械、重復訓練。(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教務處主任及年級教務員深入年級學科進行檢查。
此外,指導學生科學規范使用電子產品,養成信息化環境下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由班主任統一保管。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