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民健康視覺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的總人數在5億左右。中小學生近視率在45%左右,大學生的近視發病率超過90%,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光生物效應的教室健康照明研究》實驗中表明:學校不良的教室照明直接影響兒童青少年的學習效率及視力健康。
教室照明現狀堪憂,打造健康教室照明任重道遠
目前,教室照明環境極為嚴峻,普遍存在照度及其均勻度、顯指、頻閃及眩光等問題,影響青少年視力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不合格不健康的教室照明環境,甚至部分省市教室照明不合格率高達98%。
亮度不足。黑板和課桌的照度及照度均勻度普遍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實際測量情況看,大部分學校教室的照度低于200LX,有些學校教室桌面照度不及標準值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眩光嚴重。大部分教室的黑板直接安裝裸露的熒光燈管,多為裸露光源或未做防眩光處理,眩光值嚴重偏高。學生在觀看黑板的同時,受燈管的直射眩光影響,難以集中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且容易視覺疲勞,長期易導致近視;
頻閃嚴重。熒光燈具一般都配置電子鎮流器(甚至電感鎮流器),存在嚴重的頻閃效應,學生視覺系統過度頻繁調節,勢必引起視疲勞;
顯色指數偏低,有藍光危害。大部分教室內一般均采用高色溫(6500K)熒光燈管,顯色指數偏低,由于光色過于偏白,且藍光成分偏多,容易導致學生亢奮,易疲勞,甚至引起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