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教室的燈都改造過了,看屏幕、黑板感覺舒服很多,學習時間長眼睛也不會刺痛。”3月11日,江蘇省泗洪縣臨淮中學七年級學生小田欣喜地對檢察官彭智說。
去年6月1日,彭智到臨淮中學上法治課。課堂中,她發現教室里燈光較為昏暗,很多孩子都戴著厚厚的眼鏡。
彭智立即聯合相關部門對縣內部分中小學教室照明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后發現,對照國家相關規定,部分學校教室照明燈具的安裝方式、照度、色溫等不符合標準。
2021年6月24日,泗洪縣檢察院向縣教育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該局依法履行對學校照明環境等衛生工作的監管職責,按照標準檢測照明指標,排查影響因素,并制定整改方案,對教室采光和照明進行標準化改造。
泗洪縣教育局組織全縣中小學開展了專項整改行動,根據國家標準和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室照明項目操作規程的要求,比照教室照明產品質量以及顯色指數、色溫、閃爍等相關規范與主要技術指標,全面排查教室照明情況,查找影響照明環境的主要因素,分析改造重點,查找管理維護中存在的問題。
考慮到改造經費投入較大,該縣教育局決定分步開展照明改造工程,同時向縣政府申請資金,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實施政府采購,保證照明改造工程按規范施工及驗收。
2021年8月,縣教育局投入資金47.3萬元,完成首批10所學校教室照明改造工程。經改造,90余間教室符合照明衛生標準,5000余名學生的教室照明環境得到改善。其余學校的教室照明改造工程也被納入2022年度全縣“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予以推進,按計劃將在兩年內全部完成改造。
“檢察機關將進一步跟蹤監督教室照明環境改造和日常管理維護,檢教合作共同保護好未成年人心靈之窗。”泗洪縣檢察院檢察長柳梅說。
【來源:江蘇省檢察院_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