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9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日發布《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報告顯示,一年來,又有69個縣(市、區、其他縣級單位,以下簡稱縣)通過國家基本均衡認定,全國累計已達2767個縣,占比95.32%;又有7個省份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累計已有23個省份。
根據報告,全年共有海南、遼寧、陜西、黑龍江、重慶、云南、河北共7個省份提出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申請,并申報了69個縣。按慣例,對以上各省份、縣均衡發展情況組織了材料審核,從7省份69個申報縣中抽取了26個縣進行實地督查,同時從各省份前期已認定縣中抽取了9個縣進行了實地復查。共安排國家督學和專家181人次,隨機檢查學校388所,其中義務教育中小學311所、教學點51個、特教學校26所,收到滿意度網絡調查問卷17477份,列舉問題清單204條,印發對受檢省份政府反饋意見7份,并在教育部網站公布。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累計2767個縣(注:因行政區劃調整減少19個)通過國家認定,占比95.32%;其中東部地區890個(全部實現),中部地區872個,西部地區1005個,中西部地區縣數占比93.24%。全國尚有9個省份136個縣未通過認定,其中中部2個省份39個縣,西部7個省份97個縣。
報告指出,今年申報的69個縣和所抽的9個復查縣總體水平達到標準要求,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雖然今年通過認定的7個省份69個縣基本達到標準要求,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