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日前發布的一項監測數據格外引人關注,2020年全市中小學生近視新增率,比教育部2020年在全國九省市的調研數據低4.72個百分點。
近年來,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
武漢是我國最早啟動學生近視防治工作的城市之一。自200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試驗區”,到2018年成為“全國青少年學生視力健康管理示范區”,武漢用10多年時間,探索出青少年近視防控的“武漢經驗”。
從2018年到如今,又過去了整整3年。近年來,武漢學生近視防控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全面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堅持預防為主的大健康理念,實施學生視力健康管理戰略前移,取得了可喜效果,基本建立了覆蓋全市百萬學生的視力健康管理綜合防控體系與多層次服務網絡。
整體戰略下移——
市經驗下沉到區校
圖文并茂的學生視力健康教育展廳,隨時可以調取全市監測檔案數據,學校、家庭、專業機構全過程學生視力健康智慧化管理平臺、線上教育在線咨詢……
這是記者在武漢市硚口區學生視力健康管理中心采訪時看到的場景。通過這一中心,硚口區可對全區學生視力實現預防、監測、反饋“一站式”服務。
區教育局黨委書記郭軍說,從2019年開始,硚口區按照生均每年20元的標準,建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的學生視力健康檔案,免費進行眼屈光發育近視預警生物學檢測,提供全過程跟蹤管理服務,從源頭控制學生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武漢市教育局一級調研員朱思標告訴記者,經多年探索實踐,武漢構建起集健康教育、監測預警、綜合干預和動態管理于一體的學生視力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增長趨勢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