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對健康照明意識的認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照明環境對于兒童視力的影響。中小學的教室照明環境,有國家出臺的《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各地區按標準進行教室照明改造。但是幼兒教育機構的照明環境怎么辦?
3-6歲,正是小孩眼軸發育的時間,是形成正常視力的發育期,照明環境的質量要求可是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幼兒園普遍忽視室內燈光照明質量,所使用的熒光燈具存在亮度不足、顯色性差、光線刺眼、照度不均、色溫過高、穩定性差等問題,會誘發兒童各種各樣的視力問題,因此打造舒適、健康的照明環境十分重要。
改造前的幼兒園教室燈光指數低于國家教室照明標準,眼睛為了適應明暗變化使睫狀肌調節過度,也容易導致視疲勞;同時還存在色溫偏高、顯色指數過低,長期在低顯指的照明環境下學習,會導致孩子出現色弱、辨色能力差等情況。
改造后,教室內光源質量符合并超過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定義自然光標準。教室內燈光亮度明顯提高,顯色指數接近室外有益自然光、模擬清晨太陽光的漫反射柔和發光方式,可以有效緩解視覺疲勞,教室室內色彩更加真實生動,為幼兒創造了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區別有多大?
△華輝直發光led護眼教室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