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hjdjt"><listing id="hjdjt"><listing id="hjdjt"></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hjdjt"><nobr id="hjdjt"><progress id="hjdjt"></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hjdjt"></address><address id="hjdjt"><nobr id="hjdjt"><progress id="hjdjt"></progress></nobr></address>

    <form id="hjdjt"></form>

    <listing id="hjdjt"></listing><form id="hjdjt"></form>
      <address id="hjdjt"><nobr id="hjdjt"><progress id="hjdjt"></progress></nobr></address>
      歡迎光臨佛山市順德區華達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當前站點:主站主站
      佛山市順德區華達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會員登錄會員登錄|注冊|收藏本站|網站地圖|常見問答

      29年專注生產研發護眼教室燈
      及智能系統解決方案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930-3600 13702627055

      當前位置:首頁 » 華輝照明資訊中心 » 行業新聞 » 黑龍江:外地返回師生需隔離14天 每日通風不少于3次黑龍江省防控新冠肺炎學校及托幼機構衛生監督工作指南

      黑龍江:外地返回師生需隔離14天 每日通風不少于3次黑龍江省防控新冠肺炎學校及托幼機構衛生監督工作指南

      文章出處:責任編輯:查看手機網址
      掃一掃!黑龍江:外地返回師生需隔離14天 每日通風不少于3次黑龍江省防控新冠肺炎學校及托幼機構衛生監督工作指南掃一掃!
      人氣:-發表時間:2020-03-07 09:05【

      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學校及托幼機構師生身心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相關內容,編制本指南。


      一、中小學、大專等院校


      (一)學校開學前。


      1.學校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門報告。


      2.學校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3.開學前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對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并有消毒記錄、學校用消毒劑、消毒器械索證(生產企業衛生許可、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消毒藥品應符合衛生要求(不得超保質期、潮解、無索證等)。


      4.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返回居住地后應當居家隔離14天后方可返校。


      5.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的儲備。


      6.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癥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


      7.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制度明確,責任到人,并進行培訓、演練,校長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二)學校開學后。


      1.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加強對學生及教職員工的晨、午檢工作,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門報告。


      2.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當采取有效防護措施。


      3.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課間盡量開窗通風,也可采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4.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教室、宿舍、圖書館、餐廳等場所環境整潔衛生,每天定期消毒并記錄。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宿舍床圍欄、室內健身器材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


      5.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議學生自帶餐具。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或采用熱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消毒后應當將殘留消毒劑沖凈。


      6.衛生潔具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沖洗干凈。


      7.確保學校洗手設施運行正常,中小學校每40-45人設一個洗手盆或0.6m長盥洗槽,并備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有條件時可配備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8.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并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9.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10.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學生手衛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觸垃圾后、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后、接觸動物后、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觸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時應當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按照正確洗手法徹底洗凈雙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11.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對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追訪和上報。


      12.不應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13.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開展個人防護與消毒等防控知識宣傳和指導。示范學生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遮擋口鼻。


      14.大專等院校校園實行封閉管理,禁止校外人員進入。


      (三)出現疑似感染癥狀應急處置。


      1.教職員工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應當立即上報學校負責人,并及時按規定去定點醫院就醫。盡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路上和醫院內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2.學生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應當及時向學校反饋并采取相應措施。


      3.教職員工或學生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當立即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4.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干咳等疑似癥狀時及時就醫。


      5.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學生的家長聯系,掌握其健康狀況。


      (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衛生監督工作要點


      1.查看學校傳染病防控組織制度管理。查看是否制定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崗位工作責任制度(第一責任人、各部門、各班級、各老師)、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報流程、家長溝通機制、應急處置預案等,制度明確,責任到人,并進行培訓和演練。校長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2.查看學校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工作。


      (1)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知識和技能培訓。


      (2)通過各種形式面向教職員工、學生開展新冠肺炎預防的宣傳教育。


      (3)教授學生正確的洗手方法,倡導學生養成在人員密集場所佩戴口罩的良好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遮擋口鼻。


      (4)指導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盡量不要到人員密集場所。


      3.查看晨午檢制度和缺勤與請假登記制度及落實情況。


      (1)教職員工和學生每天入?;蛟趯嬍页鲩T前測體溫,嚴格落實晨午檢和全日觀察制度。晨午晚檢時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病事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及時進行追訪、登記和上報。


      (3)每日了解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4)查學校是否建立學生及教職工傳染病病愈返校復課醫學證明查驗制度,并有記錄。所有外出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從居住地以外返回居住地后應當居家隔離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4.查看衛生消毒情況。教室、圖書館、寢室、盥洗室、體育館,實驗室、微機房、衛生間等密閉房間,及電梯、樓梯、走廊等公共區域進行通風換氣、濕式清掃、定期消毒,是否每日消毒,并有消毒記錄。


      5.查看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的儲備情況。


      6.查看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并有消毒記錄。


      7.查看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和消毒處理情況。


      8.查看保健室建立,是否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情況時立即進行隔離使用。


      9.查看生活飲用水監督檢查內容。


      (1)桶裝飲用水監督檢查。


      ①查桶裝水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尤其是桶裝水桶的瓶口是否密封完好;


      ②查飲水機的放置位置是否遠離陽光直射(特別是礦泉水長時間陽光直射易長霉菌);


      ③查飲水機定期清洗消毒,并有清洗消毒記錄;


      ④查桶裝飲用水索證管理,核實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證(送水人員)和衛生檢測合格報告單;


      (2)市政水、二次供水監督檢查參照《生活飲用水經常性衛生監督工作程序》。


      二、托幼機構


      (一)托幼機構開園前。


      1.制定本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崗位工作責任制度(第一責任人、各部門、各班級、各老師)、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報流程、家長溝通機制、應急處置預案等,制度明確,責任到人,并進行培訓和演練。托幼機構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2.每日了解教職員工及兒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3.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知識和技能培訓。


      4.開園前對園區進行衛生清潔和預防性消毒。


      5.所有外出的教職員工和兒童,返回居住地后應當居家隔離14天,健康者方可入園。


      6.做好防控工作的相關物資儲備,準備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體溫計、嘔吐包、紫外線消毒燈等。


      7.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情況時立即進行隔離使用。


      (二)托幼機構開園后。


      1.每日了解教職員工及兒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2.對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師辦公室、音樂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3.對園區進行日常消毒。地面和公共區域設施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凈。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活動室等)每批學生進入之前都要進行一次消毒。


      4.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每天定期消毒并記錄。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床圍欄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每日“三餐兩點”前對兒童就餐桌面常規消毒。


      5.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消毒。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或采用熱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


      6.衛生潔具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待用。


      7.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并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8.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9.教職員工和兒童每天入園時測體溫,嚴格落實兒童晨午晚檢和全日觀察制度。晨午晚檢時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10.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兒童手衛生措施。兒童出現以下情況必須洗手:入園后、進食前、如廁前后、從戶外進入室內、接觸污漬后、擤鼻涕后、打噴嚏用手遮掩口鼻后、手弄臟后等。


      11.嚴格執行家長接送兒童不入園制度。


      12.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病事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兒童及時進行追訪、登記和上報。


      13.不宜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14.通過各種形式面向教職員工、兒童和家長開展新冠肺炎預防的宣傳教育。教會兒童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遮擋口鼻。指導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帶兒童去人員密集和空間密閉場所。


      (三)出現疑似感染癥狀應急處置。


      1.教職員工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囑其立即佩戴口罩去轄區內發熱門診就診。


      2.兒童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應當立即使用(臨時)隔離室,對該兒童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同時通知家長領返,帶兒童去轄區內設有兒科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并做好防護。


      3.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進行健康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干咳等呼吸道癥狀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


      4.安排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兒童的家長進行聯系,了解教職員工或兒童每日健康狀況。


      (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托幼機構衛生監督工作要點


      1.托幼機構衛生監督工作程序示意圖。


      2.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監督檢查內容。關鍵點:傳染病突發事件防控工作應急預案、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及落實情況、晨午晚檢制度和兒童因病缺勤與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及落實情況、衛生消毒情況 。


      (1)傳染病突發事件防控工作應急預案。檢查是否制定本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崗位工作責任制度(第一責任人、各部門、各班級、各老師)、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報流程、家長溝通機制、應急處置預案等,制度明確,責任到人,并進行培訓和演練。托幼機構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2)檢查托幼機構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工作。


      ①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知識和技能培訓。


      ②通過各種形式面向教職員工、兒童和家長開展新冠肺炎預防的宣傳教育。


      ③教會兒童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遮擋口鼻。


      ④指導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帶兒童去人員密集和空間密閉場所。


      (3)檢查晨午晚檢制度和兒童因病缺勤與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及落實情況。


      ①教職員工和兒童每天入園時測體溫,嚴格落實兒童晨午晚檢和全日觀察制度,晨午晚檢時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②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病事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兒童及時進行追訪、登記和上報。


      ③每日了解教職員工及兒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天根據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門報告具體情況。


      ④檢查托幼機構是否建立兒童傳染病病愈返校復課醫學證明查驗制度,并有記錄。所有外出的教職員工和兒童,返回居住地后應當居家隔離14天,健康者方可入園。


      (4)衛生管理情況。


      ①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②不宜組織大型集體活動。


      ③嚴格執行家長接送兒童不入園制度。


      (5)查看衛生消毒情況。幼兒活動室、寢室、盥洗室、衛生間等進行通風換氣、濕式清掃、定期消毒,水杯、手巾是否每日消毒,玩具是否每周消毒,并有消毒記錄。


      ①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兒童手衛生措施。兒童出現以下情況必須洗手:入園后、進食前、如廁前后、從戶外進入室內、接觸污漬后、擤鼻涕后、打噴嚏用手遮掩口鼻后、手弄臟后等。


      ②對園區進行日常消毒。地面和公共區域設施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凈。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活動室等)每批學生進入之前都要進行一次消毒。


      ③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每天定期消毒并記錄。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床圍欄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每日“三餐兩點”前對兒童就餐桌面常規消毒。


      ④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消毒。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或采用熱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


      ⑤衛生潔具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待用。


      ⑥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并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3.托幼機構兒童衛生保健房屋和設施監督檢查內容。關鍵點:保健室、隔離室 、活動室、寢室、盥洗室、衛生間。


      (1)查保健室建立,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情況時立即進行隔離使用。


      (2) 查保健室設備配置,做好防控工作的相關物資儲備:


      ①一般設備包括診察床、藥品柜、保健資料柜、流動水或代用流動水設施、桌椅、電冰箱、紫外線消毒燈、高壓消毒鍋。


      ②常用醫療器械:聽診器、兒童血壓計、體溫計、嘔吐包、壓舌板、酒精、消毒液、手電筒等。


      ③準備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消毒藥品專人保管。


      (3)查隔離室設置,配備紫外線消毒燈及觀察床一張。


      (4)托幼機構每個班應單元化管理,各室之間應該相通。


      ①查活動室。面積以能容納20-35名兒童,每個兒童占地面積為2.0-2.5平方米。地面材料為地板,便于保暖、防潮,易于清潔?;顒邮覂任矬w表面保持清潔衛生,每天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并有記錄。


      ②查寢室。面積以能容納20-35名兒童為宜。每個兒童應有單獨的床上用品,兒童床易用木板床或鐵床,不適用軟床或折疊床。為了便于保教人員行走及護理,床間距離1.5米,床頭距離1米。寢具應每兩周換洗一次,保持寢具清潔。寢室日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并有記錄。


      ③查盥洗室。面積不低于10平方米。應按兒童年齡特點,設置使用安全方便的設備。用流動水,有暢通的上下水設施,每班設4-6個水龍頭,水龍頭的間距為35厘米左右,距離墻10厘米,距池底26厘米,池寬40厘米,池高50厘米。盥洗室應保持清潔、無味。


      ④查衛生間。應有供兒童大小便的廁位及放便盆架的地方,兩歲以下小兒一般使用便盆,廁位每班可設6只,廁位高度為20-25厘米。另設有供男孩三人共用的小便池一只。衛生間應每天消毒,保持清潔、無味。


      4.托幼機構生活飲用水監督檢查內容。關鍵點:飲水機清洗消毒、 桶裝水索證管理、市政水 、二次供水。


      (1)桶裝飲用水監督檢查


      ①查桶裝水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尤其是桶裝水桶的瓶口是否密封完好;


      ②查飲水機的放置位置是否遠離陽光直射(特別是礦泉水長時間陽光直射易長霉菌);


      ③查飲水機定期清洗消毒,并有清洗消毒記錄;


      ④查桶裝飲用水索證管理、核實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證(送水人員)和衛生檢測合格報告單;


      (2)市政水、二次供水監督檢查參照《生活飲用水經常性衛生監督工作程序》。


      • 服務熱線:0757-25539380

      此文關鍵字:教室消毒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