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借“腦”開啟教育智慧照明
今年5月1日起,由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牽頭制定的《學校教室LED照明技術規范》(T/CAQP 013-2020)團體標準正式實施。
“這個標準由浙江陽光照明電器、廣東籃網節能科技等30余家企業參與起草,我們是起草單位之一,該標準對燈具效能、閃爍、相關色溫、顯色指數、照度均勻度等指標,以及安全及電磁兼容、視網膜藍光危害、燈具防護等級等產品,智能控制均作了詳細說明。”5月5日,廣東上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翔介紹,雖然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能參與教育照明這一新領域的團體標準制定,也是行業對一家新興公司技術力量的肯定。
參與教室LED照明團體標準制定
教室照明環境是影響學生視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去年5月24日,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教育裝備專業委員會發起團體標準《學校教室LED照明燈具技術規范》編制工作,花了近一年時間,幾易其稿,對相關技術規范進行規定。該團體規范規定了用于中小學校普通教室LED照明產品的性能要求及其光環境的要求。
廣東上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由新亞洲教育、雷蒙照明、佳比國際和國佳物聯合資成立,致力智慧教室綠色照明系統解決方案,擁有多項產品專利和自主品牌。
彭翔在光電行業已打拼了近20年,作為行業的資深人士,他成為該團體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彭翔從辦公室拿出一些關于教室燈的技術資料告訴記者,該公司已授權的專利包括:“一種防眩光的格柵燈”實用新型專利,“溫反射透鏡式黑板燈”、“格柵防眩護眼教室燈”外觀設計專利等,還有發明專利正在申請受理中。
彭翔介紹,今年前4月,該公司已為北京、廣東、福建、云南等省區的300多間學校安裝了上佳照明的產品。
與高校聯合技術攻關開辟新領域
“現在還在進行教室照明與物聯網結合的研發,致力打造智慧教室,將來燈光還可以根據人的情緒,結合系統作出判斷,并自動調節到讓人很舒服的用光環境。”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副教授、類腦計算與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負責人陳東偉博士向記者介紹了智慧教育照明的未來趨勢。
2017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與佳時光電、新亞洲教育投資機構共同設立了“中山市新亞洲互動教育軟件研究所、創新協同教育與育人研發中心”,進行前期技術研究與項目孵化。該研究所(中心)利用中山學院類腦計算與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的技術團隊和師資力量,主要研究適合我國國情的互動教學平臺及相關的軟件,課件并推廣應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2018年底,彭翔的上佳照明項目正式啟動,該公司主要采用物聯網技術進行校園照明、電氣設備、安保系統的智慧管理,旨在打造健康、智慧、節能、環保的新一代校園環境。
該公司借助類腦計算與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與國內,以及英國、美國等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由、教授帶隊,以年輕博士、碩士為核心,輔以本科生的三級人才模式,建立聯合研發中心,與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聯合建立了全健康光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以及人因照明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實驗了高校技術成果轉化。
彭翔介紹,上佳照明通過對燈結構的設計,達到防眩、降藍光、光均勻等效果,再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目前主要開發星光、銀河、太陽、冀云四大系列產品,其中,冀云系列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將來借助5G網絡,加快實現智慧教育照明。
“上佳照明的產品和我們類腦實驗室所做的控制系列產品,正在實驗室進行應用。”陳東偉介紹,技術成熟后,將加快產業化。
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區別有多大?
△華輝直發光led護眼教室燈
△華輝側發光led護眼教室燈
△華輝led護眼黑板燈
附:華輝led教室燈和led黑板燈CCC證書↓
附: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員證書↓
服務熱線:0757-25539380
聯系QQ:2392711759、2755796541、2736621813
同類文章排行
- 2024年5月學校照明采購基礎教育領域份額領先
- 河南:《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室照明驗收規范》要求
- 「健康照明」標準18項術語
- 全國政協委員李心: 加快推進教室照明規范化改造
- 今年國抽將重點關注這5類照明產品
- 安徽省地方標準《托幼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已實施
- 廣東:茂名信宜二中將預算103.581萬元用于改造教室照明
- 2024廣東高校教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研討會順利召開
- 專業黑板燈廠家,助力教室照明環境
- 2024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